归侨吕玉平:袁隆平在我心中种下守护中国粮的种子

中国新闻网 2023-05-22 19:50:52


(相关资料图)

中新社北京5月22日电 题:归侨吕玉平:袁隆平在我心中种下守护中国粮的种子

中新社记者 金旭

2023年5月22日,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两周年纪念日。“作为粮食守望者,袁隆平院士始终将水稻‘高产更高产’作为一生奋斗的目标。”隆平生物技术(海南)有限公司总经理、美国归侨吕玉平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他是我的良师益友,也在我心中种下了一粒守护中国粮的种子。”

2011年,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吕玉平从北京前往湖南长沙拜访袁隆平。“那时他已经80多岁了。我们坐在他办公室的沙发上促膝长谈,听他讲述研发杂交水稻的心路历程,我感受到老一辈科学家身上‘择一事,终一生’的坚韧。”吕玉平说,初次见面,他们畅聊甚欢,原定20分钟的交流时间,足足谈了两个多小时。

在吕玉平的记忆中,袁隆平是一位平易近人、没有架子的长者,对于后辈的请教,总是毫不吝啬给予细致的解答。袁老一生躬耕田间,他毕生的追求就是让天下人远离饥饿。他对科研的执著与奉献深深感染着每位农业科研人员。

留美归来的吕玉平从事玉米转基因技术研究,主要解决玉米的抗虫害问题。“玉米生长期间极易受到虫害和病害的侵袭,袁隆平对如何防治病虫害很感兴趣,于是我向他详细介绍了转基因技术在生物育种中的研究进展。袁老希望我们一起努力,为中国的粮食安全保障作出自己的贡献。”吕玉平回忆称。

备受鼓舞的吕玉平2019年创办隆平生物技术(海南)有限公司,公司名称正是取自袁隆平。“2020年,公司正式进驻三亚崖州湾科技城,袁老知道后很高兴,还专门题字寄语‘奋斗不息,创新不止’。”吕玉平告诉记者,这幅字现在挂在实验室门口,以此勉励年轻科研者学习老一辈科学家持之以恒的毅力和全身心的投入。

袁隆平曾形容自己“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他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吕玉平称,每周只要有时间,他就带着团队在实验室和田间来回穿梭,观察、记录玉米生长情况,实地取样检查,再讨论实验数据。“科研之路从来都是一条艰难的路,需要脚踏实地,需要耐心和毅力。”他说。

“我国是粮食生产和消费大国,但在大豆、玉米方面还存在短板和弱项,部分种源仍依赖进口。”吕玉平表示,“解决生物育种难题,关键要聚焦对新兴技术的挖掘和综合利用。这也是我选择回国创业的初衷。我想要用自己的一技之长,让老百姓的饭碗端得更牢、更稳。”

三亚独特的热带气候能缩短育种周期,吕玉平的目标是改善玉米种植条件,在有效抵抗多种主要玉米害虫的同时,提高玉米产量,增加农民收入。“面朝农田,背朝太阳,我们会继续以袁隆平院士为榜样,为中国农业发展实实在在做点事。”吕玉平说。(完)

x

热门推荐

归侨吕玉平:袁隆平在我心中种下守护中国粮的种子

2023-05

天天报道:奥飞娱乐(002292.SZ):近期作为玩具出口重点企业亮相央视《焦点访谈》栏目

2023-05

“太仓药谷”再添生力军 苏州思萃临床药理技术研究所开业-观热点

2023-05

土建施工流程视频_土建施工流程

2023-05

大连重工:拟25.75亿元投建大型高端风电核心零部件智能制造项目

2023-05

heroes第二季_heros第二季

2023-05

成都锦江区总工会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举行520集体婚礼 环球讯息

2023-05

天天即时看!金隅集团拟发行上限20亿元中期票据 申购区间2.8%-3.8%

2023-05

A股三大指数尾盘回升小幅收涨,两市成交不足8000亿元_当前报道

2023-05

中兴手机型号大全:回溯老式经典

2023-05

推荐阅读

粤 水 电: 关于为巴楚县粤水电能源有限公司融资提供担保的公告_世界观点

2022-12

中工国际最新公告:子公司产品入选第七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名单

2022-12

深圳发布养老服务合同示范文本规范养老机构服务行为

2022-03

山东深耕文化资源 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2021-12

安徽潜山两车相撞 已致8人死亡3人受伤

2021-12

56位残疾人士登上黄山 互利互勉共建生活希望

2021-12

山西忻州古城:一城风华延续千年历史文脉

2021-12

上海洋山海关首次在出口货运渠道查获夹带卷烟

2021-12

西藏林芝:多彩民俗活动迎接工布新年

2021-12

呼伦贝尔新巴尔虎右旗公布1例无症状感染者行动轨迹

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