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妇儿新生儿科高淑强:技术+责任心 努力提升患儿生存质量
封面新闻记者 周家夷
随着国家“二胎”“三胎”政策的放开,全国高龄产妇的比例增加,随之而来的是产妇自身的生产风险以及新生儿的生存风险,因此,对医院医疗服务的要求也更高了。作为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新生儿科副主任、主任医师高淑强在新生儿常见疾病及危急重症救治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他认为,新生儿科医生必须有一颗责任心,同时不断提升技术水平,让更多新生儿存活并拥有较高的生存质量是一位新生儿科医生最纯粹的追求,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党支部书记,他希望能带动更多同事共同深耕新生儿救治事业,让更多家庭更加美满。
提高技能 临床科研齐抓共管
(资料图片)
“28周以下的超早产儿都面临着两个问题,一是存活,二是存活下来后的生存质量问题。”高淑强说,为了尽全力让这些超早产儿能有更高的生存机会和更好的生存质量,科室79名医生、176名护理人员根据不同患者群体专门成立了6个亚专业方向,针对不同的新生儿疾病进行人员、管理上的“强强组合”,比如超早产儿团队阵容强大,不仅抽调了科室骨干构成主力,还形成了固定的医生护士人员团队,加强针对超早产儿救治的专业培训,不断学习、共同进步成为了他们的习惯,而这带来的结果就是专业整体水平的提升。
在科室的共同努力下,新生儿科已成为四川省医学甲级重点专科、国家新生儿保健特色专科、成都市医学重点学科,肩负着四川省和成都市危重新生儿的转运与抢救,救治的患者胎龄最小24周,体重最低480g,还率先在四川开展了新生儿ECMO、CRRT、纤维支气管镜、床旁重症超声等领先救治技术。
从2015年起科室开展床旁超声检查并参加制定国内第一版肺超声指南以来,2021年起,科室开展新生儿重症超声专项进修学习项目,这在国内同行中都是领先的。它的难点在于,不论是医生检测的手法,还是操作的流程、标准、数据等目前国内还没有相关的数据,而科室团队针对这些问题不断整理案例和资料,努力制定相关的规范及提供可靠数据供业内同行参考。
科研方面,新生儿科的医生们也是非常积极,科研临床相结合,以问题为导向,每周医生们会根据基于临床问题的科研项目进行讨论和研究,目前科室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厅、市科技局、省卫健委、市卫健委等科研项目,参加了国内和国外多中心研究项目,先后获得四川省医学科技奖、成都市科技进步奖、成都市医学科技奖,获得多项专利。
做好引领作用 搭建基层医疗机构服务网
新生儿中,早产儿是多种疾病高危高发人群,存在诸多先天问题,如果未能及时救治,孩子将错过最佳的干预时期,导致终身残疾甚至死亡,造成家庭和社会的长期负担。为了提升区域医疗水平,让早产儿、危重症新生儿能够获得更多生存机会,成妇儿新生儿科还肩负起基层医院医护人员的指导和培训工作。
“我们还建立了成妇儿线上交流群,目前已经涵盖了周边200多家医院儿科相关科室的近700名医护人员,除了新生儿科,还有呼吸科、消化科、耳鼻喉科等医院相关科室主任及骨干医师加入。”高淑强介绍,这样的线上交流已经持续了10多年,平时大家会交流临床中遇到的问题以及疑难杂症病例讨论,科室还会发布培训信息,向基层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提供学习机会。
作为集医疗、教学、科研、培训为一体的科室,新生儿科发挥区域引领作用,目前已建立妇幼保健三级医疗网络,全面覆盖成都地区各级妇幼保健医疗机构,并建立了辐射到周边约700余公里的主动型危重新生儿转运网络,为更多的患儿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