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是“石敢当”,琉球依然保留着这些中华文化
冲绳县知事玉城丹尼到北京通州琉球国墓地祭奠一事,引起广大读者对古代中国与琉球国之间关系的兴趣。上周二,笔者在《琉球官生在国子监的生活》一文中,介绍了清代时第四批琉球官生在北京国子监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可见当时中国与琉球国交往之密切。于是,又有读者问,如今的琉球还有哪些中华文化的遗存?
琉球王国历史博物馆石狮
自2000年开始,笔者受国家派遣,到冲绳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从事汉语和中国文化教学工作,并开始研究历史上中国和琉球国的友好交流历史。此后多次往返于北京和冲绳之间,以广见闻。现谨就日常生活中琉球留存的中华文化做一些介绍。
【资料图】
三越百货门口的石敢当碑
处处可见“石敢当”
刚到冲绳的时候,我在“国际通”这条热闹的街道上,“三越百货”的大门左侧,发现了一通石碑,上面镌刻着“石敢当”三个字,旁边还刻有碑文。这通石敢当碑和碑文,立刻使我想起了老北京街巷的路口,也常常见到的“泰山石敢当”。中国南方福建、广东等省,竖立“石敢当”碑的习俗也很普遍。
古代中国有石崇拜的习俗,在房屋四隅埋藏石块,镇宅避鬼。后来演变为立于地上街巷、家屋要冲之处,用来抵挡妖魔鬼怪。“石敢当”三字,来源于汉代速成识字课本《急就篇》。唐代的颜师古给《急就篇》作注解认为:“石敢当”是一个虚构的名字,“石”是姓,“敢当”是名字,意思是能够勇敢地面对敌人。其后,人们在石头上镌刻这三个字,是为了加强石头避鬼镇邪的力量。
在冲绳的那霸市,只要碰到丁字路口、三岔路口,都立有“石敢当”碑,民宅只要面对路口,也都立有“石敢当”碑。石材商店各种规格的新制品仍有销售,旅游商店里还陈列着许多小巧可爱的“石敢当”工艺品,颇受日本内地游客的青睐。
那么竖立“石敢当”的习俗是怎样传入琉球国的呢?“石敢当”传入琉球,笔者以为应该不晚于明朝初期。朱元璋建立了大明朝后,遣使晓谕周边诸国。使节到了琉球国,提出建立藩属关系。那时的琉球国正处在三王分立的时代,但三个国王都积极响应,并遣使到中国进贡。明王朝又遣使册封。后来,中山王察度统一琉球国,来往愈加频繁。为发展琉球国的经济文化,琉球国王开始向中国派遣留学生,到南京国子监学习。同时请求中国派遣精通航海、造船、建筑等技术和有文化的中国人,移民到琉球国。明朝政府同意琉球国的请求,自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以来,就不断从福建省派遣移民到琉球国。这些移民聚居在那霸港的久米村,被称为“闽人三十六姓”,颇受琉球国王的重用,在琉球国经济文化的发展上发挥了很大作用。随着进贡使和册封使的往来、留学生的派遣以及中国移民进入琉球国,中国的民间信仰、习俗,也随之传过去。对“石敢当”的信仰和建造,应该是从那时开始的。
冲绳“石敢当”碑与中国的有一个不同点:中国的“石敢当”碑大多是加工过的几何形石块,而冲绳“石敢当”碑都是自然形状的石块,只是刻字的一面磨平。冲绳朋友下地朝胜先生告诉我说,冲绳自古也有把石头当作灵物崇拜的传统,认为自然石更有力量。大概是出于这种考虑,才采用自然形石块建造“石敢当”。
首里城宫狮
门口蹲狮是习俗
除了“石敢当”,在冲绳随处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石狮子。公共建筑物的大门两侧有庄严威武的狮子;百货商场、酒店门口也摆放着表情温和的迎客狮子;桥栏上蹲着狮子;家宅的屋顶上也安放着陶制的狮子。工艺品商店摆着各种各样精巧的狮子,大型的狮子有几米高,小型的几厘米。狮子的材质最初以石材为主,后来也有陶制和金属的。
石狮子在琉球方言中要拉长音节,读作“shi─sa─”。供奉狮子是琉球国很早就形成的风俗,狮子在如今的冲绳也是吉祥物,可以镇宅辟邪,守卫家园。
石狮子是明代随闽人三十六姓移民进入琉球的,带有浓厚的中国南方狮子文化的特点。按照中国的传统,石狮子一般是成对出现的。前爪按住象征财富和宝藏的绣球的是雄性,前爪抚弄小狮子的是雌性。但是琉球的狮子没有像中国这样的标识。琉球狮子成双出现时,往往是一头张着嘴巴,寓意把厄运吐在门外;一头闭着嘴巴,寓意是把幸福留在家里。张着嘴的是雄狮,闭着嘴的则是母狮。
另外,琉球的狮子不一定是成对出现的,琉球人认为,狮子不一定非得拉家带口,单独一头,同样可以发挥驱邪避害的作用。
狮子传入琉球国后,最初分为三种:宫狮子、村狮子和家狮子。国王居住的王城,王室的陵墓、寺院等所立的狮子叫做“宫狮子”。首里城的宫门,立有宫狮子;尚氏王朝的玉陵,建于1501年,也立有宫狮子。其次是村狮子。村狮子一般建在村落入口处或高地上,用于驱魔镇灾。现存最古老的村狮子,是1689年建于琉球本岛南部八重濑町的“富盛石雕大狮子”。当时,这个村子多次发生火灾,请人占卜之后,说是受八重濑岳的妨害引起的。因此,村民建造了这座石狮,面朝这座山所在的西南方向,震慑火灾。二战期间,美军进攻冲绳本岛,在激烈的战斗中,几个美军士兵在石狮的旁边用望远镜侦察敌情,被拍下了一张新闻照片。如今这座满身弹痕的石狮子被珍贵地保存下来,向人们讲述着来自中国的狮文化,以及当年那场由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
琉球的家狮子常常是安放在住家的屋顶上,这一习俗也是来源于中国的福建省。福建沿海为了航海造船,曾砍伐了大量的树木,结果无法抵御强烈的台风。每当台风到来的时候,房屋损毁严重,所以人们在屋顶安放狮子,以震慑台风灾害。琉球国的普通百姓,家家都有安放石狮子的习俗。有人把狮子安置在房顶中央,有人把狮子安放在门柱或是玄关附近,以起到驱魔镇邪、保护家园的作用。
这些年,我们可以看到,随着冲绳旅游业的发展,琉球狮子的文创产品得到广泛的开发。琉球狮子形象不完全是威猛可怕,而是萌态十足,形象生动,很受广大游客的欢迎。
祭孔赛舟年年有
在冲绳松山公园有一座规模虽然不大,但却颇有气势、恢弘壮美的孔子庙,它的正式名称叫“至圣庙”,因为孔子在中国被称为“至圣先师”。至圣庙供奉孔子像的大成殿,同样是黄瓦覆顶,檐前有四根巨柱,两侧为朱红色的木柱,中间两根雕龙石柱也是模仿中国曲阜孔庙。
这座孔庙是由居住在久米村的“闽人三十六姓”发起建立的。久米村建立孔庙,正式记载是康熙十年(1671年),紫金大夫金正春上奏尚真王,提出建立孔庙,得到许可。《清史稿属国一》记载:“庙中制度,俎豆礼仪悉遵会典。”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册封使汪楫曾视察久米村孔庙,做《中山孔庙记》,对琉球立庙尊孔予以褒扬,建议在建立孔庙的基础上增设学校。
其后,琉球国大夫程顺随贡使到北京,见到国子监与孔庙相邻,庙学合一的体制。回到琉球后在孔庙旁增建学校,称作“明伦堂”,以教育琉球的士族子弟。每年的9月28日,琉球国在孔庙举行祭祀典礼,摆放香烛祭品,宣读祭文。琉球国被日本非法吞并后,祭孔改为民间进行。
二战期间的冲绳岛战役中,琉球孔庙被炸毁。久米村的民间组织力图重建孔庙,但是由于原址受道路建设影响,无法在原址恢复。2013年,至圣庙在离久米村旧址不远的松山公园重建,恢复了原来的规制,占地1335平方米。
冲绳也有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这一习俗是从明代传入琉球的。对于琉球国端午龙舟竞渡活动,明清两代赴琉球国的册封使团留下了很多历史记录。
嘉靖十三年(1534年),册封正使陈侃到琉球行册封之礼,在《使琉球录》中记载,“陈(酒)席于水亭中,观龙舟之戏。舟制与运舟之法皆仿华人,亦知夺标以为乐。但运舟者,俱小吏与大臣子弟也;各簪金花、具彩服,虽濡于水而不顾,以示夸耀之意。”这次赛龙舟的活动实际不在端午节,而是给册封使举行的一次特别表演。
崇祯六年(1633年),杜三策出使琉球,门客胡靖写了《杜天使册封琉球真记奇观》,文中详述琉球国王“重九”日在龙潭高处亭台请梨园演剧,招待来使,并令“六龙竞渡潭中”,赛龙舟结束后,还有歌舞表演。
这些记载表明,赛龙舟本为端午节的习俗,琉球国为了招待册封使,常常在重阳节举办。
清朝建立后,琉球国继续和中国保持藩属关系。清代的册封使到琉球国进行册封活动,同样见证了琉球国赛龙舟的活动。
琉球国王为了招待册封使,一般都是在九月九日重阳节,在王宫下的龙潭湖举办赛龙舟表演。但是琉球国民间的赛龙舟活动实际上都是在五月五日以前进行。康熙年间的册封使徐葆光因为在琉球国住得较长,赶上了端午节赛龙舟的活动,记述了参加者有泊村、那霸、久米村三个船队。
1879年日本吞并琉球国后,赛龙舟被禁止。1972年赛龙舟的活动又得到恢复,正式的比赛还是由那霸、久米村、泊村三个代表队一起进行。
(文中图片均为作者提供)
(原标题:琉球所见中华文化留存)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 鲁宝元
流程编辑:u032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